景田装饰 - 耽美小说 - 曾经风华今眇然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6

分卷阅读16

    在祁襄对面,不时扫过他的颈巾,并不说话。

荣沧也不虚客套了,把如今的情况告知了祁襄。

祁襄毫无意外,“的确,再好的戏听多了那就那样。不如写新戏吧。”

“新戏?”这个主意荣沧是一点也没想到。

祁襄点头,“新戏可以以现下局势去创,内容不要太复杂,重要的是带起百姓的心性。朝中文人众多,总有人能写出合适的故事,到时改编成戏本,再由宫中乐司拟曲带唱,用不了几天就能成戏。再派下去教学,唱戏的都有些悟性,学起来也不会太慢。届时百姓们冲着新鲜也能多听几回,也更愿意去理解其中内容,自然心性也就起来了。”

荣沧心下激动,起身道:“就这么办!”

祁襄笑说:“看殿下这样,想必不需要我留饭了。您回去酝酿了折子递上去,闲下来也可想想新戏故事,为皇上分忧。”

荣沧已经迫不及待要回去提笔了,但又觉得来了听完就走很不地道,于是拍了拍白君瑜的肩膀,说:“兮择啊,你留下来代我好好陪陪闻景,回头我请你们吃饭!”

被留下的白君瑜也不恼,等只剩他和祁襄了,才伸手扯掉祁襄的颈巾,道:“戴这个做什么?这样挺好的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:感谢支持!

第11章

祁襄心头爬上一丝异样,他知道自己这个样子不好看,但白君瑜说“挺好”,让他也不禁觉得或许这样并没有多吓人。

伸手去抢颈巾,白君瑜一躲,没让他抓到,继而又道:“你出门想戴,我不拦你,就当是你低调。但在我面前,就不必戴了,现在这样就很好。”

祁襄默默不语,也不再去抢。白君瑜这样说,他是高兴的,同时他也明白白君瑜想表达的,和他想要的,并不是一回事——有暖有酸,感觉很微妙。

“不愿意?”白君瑜似乎必须要让祁襄表个态。

祁襄轻叹道:“知道了。”

白君瑜笑了,幽深的眼睛也柔和了许多,“四皇子的料子不适合你,我那里倒有些现下京中时兴的,明天让白如带着裁缝一起过来,给你量了。”

“不、不用了……”穿着白君瑜送来的料子做的衣裳,他怕晚上睡不着觉。

“反正我也用不完,给你正好,颜色也合适。”说到这,白君瑜又道:“我没有尔勉那样细心,但你若有什么需要的、想要的,尽管跟我说。”

有白君瑜这句话,无论他是否真需要,这份心意他记下了。

“还有一事。”白君瑜提醒道:“朝中文官虽多,但让他们写故事做戏文,恐怕并不容易。大川那些被改成戏文的故事,多是民间文人墨客所写所记,朝中人未必有那份见地和才情。”

“乐司呢?也写不了吗?”祁襄问。

乐司是宫中专门□□乐曲歌舞的地方,那里的人有才有情,并非一般奴才。

白君瑜并不看好,“他们谱曲练唱是不错,但极少写出过什么。”

祁襄眉间似有愁云,“那当如何?”

白君瑜淡笑说:“我也帮不上忙,只是想到如果宫里拿不出像样的东西,皇上说不定会寄希望于你。”

祁襄摆摆手,“我是什么身份?皇上怎么可能让我写?”

“到了这种时候,身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。你之前提醒过我,那我也提醒你一回,早做准备,有备无患。”

祁襄失笑,“好吧。虽然我也没什么主意,希望只是你多虑过了。”

钱大夫给开的药,经郤十舟调了几味药的份量,祁襄喝着还不错,至少在这种天气不稳定的时节,祁襄没有生病。

荣沧把祁襄的主意递到了皇上面前,皇上觉得甚是可行,就吩咐让文臣们都回去写一份来看,武将尽力而为便,若家中有读书的孩子,也可写一份来参详。这“家中读书的孩子”自然也包括了贤珵,而武将里能拿得出手称说有文采的,就只有白君瑜了。

要说让贤珵写故事,也不是不行。这么多年流连于花街柳巷,总会听说些爱恨离愁的故事,让他写这种情爱故事,他信手拈来,但让他写参军之事,实在是为难他了。

皇上要戏本,各臣各家都忙活开了,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能入了皇上的眼,那也是祖上冒青烟了。但也因为时间短,很难找到合适的代笔,只能自己编,看的全是个人水平。

呈给皇上的东西,又不是奏折,自然要用最好的纸。这也导致京中最贵的纸一度供不应求。

三日后,大批地故事文本被送到御前,皇上暂且放下折子,与太傅、太保、大学士及左、右两位丞相一起看起来。

皇上主要看的是他比较抱有希望的几个孩子写的。皇子们的本子明显是告诉他,含玉出生的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才是能让百姓群情激昂的故事;白君瑜写的简直就是战报,就是没有战报那么简略罢了;贤珵文笔是好,看着也引人入胜,但从军故事最后成了爱情故事,不知所云!

剩下一些在宫里读过书的孩子的皇上了也看了,评价下来只有四个字——乱七八糟!

像左丞相这种的,也想借机为三皇子或者手里的学生讨个好,可这些东西看完,他都张不开那个嘴,估计他说了,就直接被罢职了。

“各位爱卿可看到有合适的?”皇上捏着眉心问。

在座皆沉默。

皇上已然知道答案了,沉默了片刻,说:“太傅,明天早朝后让贤珵来见朕。”

太傅不解,“皇上,难道珵儿的文章还能看?”

他根本没看贤珵写了些什么,他年纪大了,皇上并不难为他,他虽有心为皇上分忧,但从来没写过,实不擅长,就没浪费笔墨。

皇上一脸冷淡,“不是能看,是可能有救。”

说罢,皇上起身一挥手,“散了吧。”

皇上离开后,太傅拿了贤珵的来看,其他几位大人也凑过来,看到后来纷纷摇摇头,太傅也无奈了,道:“看来皇上是真的挑不出人了。”

这种东西如果贤珵换个名字发出去,说不定能成一桩美谈,但作为太傅的孙子,这东西就是拿不出手的。

其他人也没法说什么,剩下那些真是还不如贤珵的这个,果然是官当久了,又未下放与民同苦同乐,已然写不出民心了。

次日下朝后,荣沧、贤珵和白君瑜被叫去了御书房。

皇上犹记得祁襄是跟着他们一起读书的,他也有些别的打算,跟这几个孩子说说,看看他们能不能帮上忙。

“尔勉。”

“是。”贤珵老实出列,临来前,他祖父提醒过他很多次,一定要谨言慎行。

皇上抖了抖他呈上来的故事,“你这故事写得不错,就是跟从军没什么关系。”

贤珵也明白,一脸愁容道:“皇上